曾从师授易,肯问鬼求诗
出处:《观溪西子弟降仙》
宋 · 刘克庄
似有物凭箕,傍观竞卜疑。
曾从师授易,肯问鬼求诗。
岩穴虽高枕,乾坤尚弈棋。
老儒心下事,未必紫姑知。
曾从师授易,肯问鬼求诗。
岩穴虽高枕,乾坤尚弈棋。
老儒心下事,未必紫姑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某位得道高僧的景象和精神世界的赞美。"似有物凭箕,傍观竞卜疑"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有一种神秘力量在身边,但又难以捉摸。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令人好奇的氛围。
"曾从师授易,肯问鬼求诗"透露出这位高僧不仅深谙道术,而且愿意探寻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甚至向鬼神请教,以追求更高的文学造诣。这两句突显了主角的博学与勇气。
"岩穴虽高枕,乾坤尚弈棋"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胸怀壮志的情操。即便是在高深的山洞中安睡,心中的抱负仍如布局天地间的大棋,不受任何限制。
最后两句"老儒心下事,未必紫姑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得道者的崇敬之情,即使是古代圣贤,也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内心世界的奥秘。这也隐含了一种对知识和智慧的深刻认识,即便是最有智慧的人,也不一定能洞察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主角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得道者超凡脱俗、修炼境界之高远及神秘的赞赏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