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道自朱黄逝,人多名利趋全文

道自朱黄逝,人多名利趋

宋 · 金履祥
道自朱黄逝,人多名利趋
独传真统绪,惟下实工夫。
粹德两朝慕,清风四海孤。
斯文端未丧,千古起廉隅。

注释

道:道路。
自:从。
朱黄:古代的朱色和黄色,代表正统或儒家学说。
逝:消逝。
人:人们。
多:大多。
名利:名声和利益。
传:传承。
真:真实。
统绪:正统的学术或思想传统。
惟:只有。
实:实际。
工夫:努力,功夫。
粹德:纯粹的美德。
两朝:两个朝代。
慕:仰慕。
清风:清廉的风气。
孤:孤独,罕见。
斯文:文雅之风。
端:确实,真正。
丧:丧失。
千古:千百年。
廉隅:角落,这里指坚持廉洁的人们。

翻译

道路遵循朱黄之道消逝,人们大多追求名利。
唯有真实地传承正统,只在实际行动上下功夫。
两朝都仰慕纯粹的美德,清风却只在四海间孤独存在。
文雅之风尚未丧失,它在历史长河中始终坚守在廉洁的一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金履祥对中国古代道德风尚的感慨之作。诗人以"道自朱黄逝"开篇,暗示传统的儒家伦理(朱黄之道)在社会中逐渐消逝,人们普遍追求名利,失去了古人的淳朴和真谛。"独传真统绪,惟下实工夫"表达了对坚守正统道德的人的敬仰,他们虽少,但仍在默默付出,注重实际行动。

"粹德两朝慕"进一步赞扬了那些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他们的美德被两朝所景仰。然而,"清风四海孤"则揭示了这种清廉之风在广大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孤立无援,显得尤为珍贵。最后,诗人坚信"斯文端未丧,千古起廉隅",即尽管世风日下,但真正的文化精神和廉洁之风仍然会在历史的角落里生生不息,体现出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对道德价值的坚守。整首诗寓含了对传统道德的怀念与忧虑,以及对坚守者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