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自可娱慈母,富贵何繇在布衣
出处:《送李十还晋康山中》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尚平五岳游初返,四十为农殊未晚。
安得田园湖海傍,朝朝暮暮雕胡饭。
晋康山水天下稀,君家洞口泉争飞。
文章自可娱慈母,富贵何繇在布衣。
君行为结松间屋,相待明秋住翠微。
安得田园湖海傍,朝朝暮暮雕胡饭。
晋康山水天下稀,君家洞口泉争飞。
文章自可娱慈母,富贵何繇在布衣。
君行为结松间屋,相待明秋住翠微。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送李十还晋康山中》。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尚平五岳游初返”,借用了汉代隐士尚平的故事,表达了友人从游历五岳归来的情景,暗示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接着,“四十为农殊未晚”一句,既是对友人年届四十仍选择回归田园生活的肯定,也暗含了对传统农耕生活的尊重与向往。
“安得田园湖海傍,朝朝暮暮雕胡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拥有田园生活、享受简单而充实日子的羡慕之情。“雕胡饭”指的是用菰米煮成的饭食,象征着简朴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晋康山水天下稀,君家洞口泉争飞。”赞美友人的家乡晋康山水之美,犹如仙境,泉水争先恐后地流淌,生动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这不仅是对友人生活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映射。
“文章自可娱慈母,富贵何繇在布衣。”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友人以文章自娱,满足了母亲的期待,而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富贵,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生活价值的深刻理解。
最后,“君行为结松间屋,相待明秋住翠微。”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在松树之间建造房屋,共同度过即将到来的秋天,在翠绿的山林中享受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愿景。这不仅是一份深情的祝福,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