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两峰舟少阻,精舍可桥通全文

两峰舟少阻,精舍可桥通

宋 · 赵公豫
两峰舟少阻,精舍可桥通
竹映阶苔绿,桃侵佛幔红。
心萦章贡外,情寄笑谈中。
坐久愁烦渴,供茶爱远公。

鉴赏

这首宋朝赵公豫所作的《陪钱塘马先生游两峰僧寺》诗,描绘了诗人陪同友人游览僧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两峰舟少阻,精舍可桥通”,开篇即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山水之间,舟行受限于狭窄的水域,而僧舍则巧妙地利用桥梁连接,展现出一种既受限又通达的自然与人工相融合的景象。

颔联“竹映阶苔绿,桃侵佛幔红”,进一步描绘了僧寺内的景致。竹影斑驳,映照在青苔覆盖的石阶上,一片生机盎然;桃花则似乎越过佛幔,将一抹鲜红带入静谧的寺庙之中,色彩对比鲜明,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活力。

颈联“心萦章贡外,情寄笑谈中”,转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触。章贡,这里指代的是江西的章江和贡水,象征着远方的山水。诗人的心思却在这次游历中得到了释放,情感在与友人的交谈中得以寄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尾联“坐久愁烦渴,供茶爱远公”,最后点明了诗人长时间停留后的感受。在僧寺中坐久了,难免会感到口渴,但此时,一杯由远公(此处可能指寺中的僧侣)提供的茶,不仅解渴,更让诗人感受到了僧寺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对僧侣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僧寺文化的独特感悟,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