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光阴托砚田,生平端底畏人怜
出处:《和徐慎侯五十述怀四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早岁光阴托砚田,生平端底畏人怜。
陶潜松菊还娱老,张翰莼鲈漫自贤。
放出一头誇胜地,可曾两翼梦登天。
王孙芳草今无恙,正恐风情化晓烟。
陶潜松菊还娱老,张翰莼鲈漫自贤。
放出一头誇胜地,可曾两翼梦登天。
王孙芳草今无恙,正恐风情化晓烟。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曹家达所作的《和徐慎侯五十述怀四首(其一)》。诗中以“早岁光阴托砚田”开篇,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将光阴寄托于文墨之中的生活态度。接着,“生平端底畏人怜”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似乎在说他一生中并无畏惧他人怜悯之心。
“陶潜松菊还娱老,张翰莼鲈漫自贤”两句,运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和西晋文学家张翰的典故,分别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美食的热爱,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自己人生选择的肯定与自得。
“放出一头夸胜地,可曾两翼梦登天”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他渴望在某个胜地大放异彩,另一方面,又未曾有过飞升入天的梦想,表现出一种既追求世俗成功又不完全脱离尘世的复杂心态。
最后,“王孙芳草今无恙,正恐风情化晓烟”两句,以“王孙”比喻贵族子弟,暗示自己虽身处繁华,但担心美好的事物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理想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