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
出处:《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其一》
唐 · 李白
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
注释
初谓:起初认为。鹊山:地名,可能指鹊山山脉。
近:靠近。
宁知:岂料,没想到。
湖水:湖泊的水。
遥:遥远。
此行:这次行程。
殊:特别,特意。
访戴:拜访戴姓朋友,可能是友人姓名或典故。
自可:当然可以。
缓归桡:慢慢划船回去,桡指船桨。
翻译
起初以为鹊山离我很近,没想到湖水却如此遥远。这次出行特别去拜访戴姓的朋友,自然可以慢慢划船回去。
鉴赏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他特有的雄浑笔触描绘了一场旅行中的感受。开篇“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景物距离的误判与发现,鹊山原本以为就在眼前,却不料湖水如此宽广长远,这种错愕之情充满了诗人的内心。接下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两句,则透露出诗人此次旅行的独特意义和目的,以及对这次旅行中所要做的事情,如同“访戴”,而且并无需急于返回,可以从容不迫地驾起船只(“缓归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旅行中的意趣。李白以其超凡脱俗的才情,将这种即兴之作提升至哲理与美学的高度,使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怀和当下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