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文法但可拘俗人,何必蜂子钻窗纸全文

文法但可拘俗人,何必蜂子钻窗纸

清 · 金朝觐
兰畹向我称明然,濡笔磨墨述诗篇。
推敲字句费辛苦,此中有人山之颠。
入山已无台阁气,出世那复烟火味。
有时拈韵疏性灵,清高淡远自矜贵。
今见明然俨寒酸,慈悲欢喜兼庄严。
手持唐诗三百首,权当贝叶翻经看。
古来名僧如名士,不学戒律不衫履。
文法但可拘俗人,何必蜂子钻窗纸
诗笔生成瞿昙花,诗才淘尽恒河沙。
说法能得无上乘,偏袒吟肩拖袈裟。
昌黎辟佛友大颠,欧阳钜儒交秘演。
访僧兼欲访名山,俱可随缘作消遣。
我当三度朝普陀,友生陪侍来游歌。
清静自得古欢趣,开轩高挹秋风多。
临风且咏将进酒,有约不来良辰负。
佛国极乐重行行,石火流光莫回首。
可念前人曾志游,题诗不惜姓名留。
天末鸿雁尚流影,肯让崔题黄鹤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侣明然在普陀山相遇的场景,以及之后诗人对明然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佛教文化与文学艺术的融合之美。

首句“兰畹向我称明然”,以兰花象征高洁的僧侣形象,点明了人物身份。接下来,“濡笔磨墨述诗篇”描绘了僧侣创作诗歌的情景,体现了其文学才华。通过“推敲字句费辛苦”一句,表现了创作过程的艰辛与专注。

“入山已无台阁气,出世那复烟火味”两句,表达了僧侣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接着,“有时拈韵疏性灵,清高淡远自矜贵”则进一步描绘了僧侣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气质和精神追求。

“今见明然俨寒酸,慈悲欢喜兼庄严”展示了僧侣的内在品质,既有慈悲之心,又保持着庄严的外在形象。手持《唐诗三百首》,以之为经书,体现了僧侣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古来名僧如名士,不学戒律不衫履”一句,对比了名僧与世俗名士的不同,强调了僧侣自由洒脱、不拘小节的生活方式。接下来,“文法但可拘俗人,何必蜂子钻窗纸”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认为不应过分拘泥于形式,而应追求真我表达。

“诗笔生成瞿昙花,诗才淘尽恒河沙”以瞿昙花比喻僧侣的诗才,以恒河沙比喻诗才的丰富,形象地描绘了僧侣的文学成就。最后,“说法能得无上乘,偏袒吟肩拖袈裟”赞扬了僧侣在佛法上的造诣,以及其独特的仪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僧侣明然的文学才华和佛教修为,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欣赏。通过与僧侣的相遇与别后思念,诗人表达了对清净生活、自由精神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