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知不受众目怜,端为使君娱一盼
出处:《郭守冰花诗》
宋 · 孙觌
云藏红树三生缘,地涌青莲诸佛现。
又见冰华此夜开,一盖亭亭倚天半。
月中桂树影婆娑,海底珊瑚光璀璨。
褰帘已化白银阙,照室尽成青玉案。
悬知不受众目怜,端为使君娱一盼。
何用孤松腹上生,行向三槐庭下见。
又见冰华此夜开,一盖亭亭倚天半。
月中桂树影婆娑,海底珊瑚光璀璨。
褰帘已化白银阙,照室尽成青玉案。
悬知不受众目怜,端为使君娱一盼。
何用孤松腹上生,行向三槐庭下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郭守冰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云藏红树三生缘”,以云雾掩映红树,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神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地涌青莲诸佛现”一句,借佛教中的圣物青莲,寓意着吉祥与清净,同时也暗示了生命中美好的显现。
“又见冰华此夜开,一盖亭亭倚天半。”描述了夜晚冰花绽放的景象,冰晶剔透,宛如仙子轻盈的舞动,展现出一种静谧而高洁的美。这里运用了“一盖亭亭”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冰花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静静地倚靠在天空的一角。
“月中桂树影婆娑,海底珊瑚光璀璨。”这两句将视线转向月宫与海底,分别以桂树的婆娑身影和珊瑚的璀璨光芒,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展现了宇宙间的奇妙与和谐。
“褰帘已化白银阙,照室尽成青玉案。”诗人通过想象,将窗帘的拉开比喻为白银宫殿的显现,而室内则被青玉案所照亮,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空间的转换,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悬知不受众目怜,端为使君娱一盼。”表达了诗人对郭守冰花的独特欣赏,认为它无需外界的赞美与关注,只为使君(可能是指某位尊贵的客人或官员)提供一次愉悦的观赏体验。这既是对花本身的赞美,也是对审美情趣的追求。
“何用孤松腹上生,行向三槐庭下见。”以孤松与三槐作为对比,强调了郭守冰花的独特与珍贵,不需要借助其他事物来衬托其价值,直接在三槐庭下展现其魅力,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纯粹欣赏与推崇。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