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春光眼界明,半窗斜日醉魂醒
出处:《次亚愚韵 其一》
宋 · 王谌
万里春光眼界明,半窗斜日醉魂醒。
有时梦入庐山去,瀑布声中拄杖行。
有时梦入庐山去,瀑布声中拄杖行。
注释
万里:形容极远的距离。眼界:视野,眼光。
明:清晰,明亮。
半窗:窗户的一半。
斜日:傍晚的太阳。
醉魂醒:酒醉后清醒。
有时:偶尔,有时候。
梦入:在梦中进入。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的著名山脉。
瀑布声:庐山瀑布的声音。
拄杖:手拄拐杖。
行:行走。
翻译
万里春光让人心境开阔半窗斜阳下酒醒时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境界。"万里春光眼界明"表达了诗人对广阔春色有着清晰而深刻的感受,春天的景致在眼前铺开,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半窗斜日醉魂醒"则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阳光从窗棂间洒落,照耀着诗人沉醉而又清醒的心灵。
"有时梦入庐山去"表明诗人的心灵偶尔会飞翔到遥远的地方,这里指的是庐山。庐山以其秀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著称,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而"瀑布声中拄杖行"则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漫步于庐山之巅,手持拐杖,与那如雷鸣的瀑布共舞,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斜日、梦境和瀑布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