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题赋罢,更咏酒杨梅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一水逐潮回,临流泛羽杯。
玉珂花底散,银管柳边开。
六箸仙人戏,双钩草圣才。
荔枝题赋罢,更咏酒杨梅。
玉珂花底散,银管柳边开。
六箸仙人戏,双钩草圣才。
荔枝题赋罢,更咏酒杨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宴集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雅致。首句“一水逐潮回”以流水随潮汐而动的形象,引出宴饮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动态美。接下来,“临流泛羽杯”则将读者带入宴席之中,描绘了宾客们在水边举杯畅饮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欢愉氛围。
“玉珂花底散,银管柳边开”两句,运用了精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马铃声比作玉珂在花丛中散落,银管在柳树旁绽放,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高雅。接着,“六箸仙人戏,双钩草圣才”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趣味性和文化氛围,通过描述宾客们或嬉戏、或挥毫泼墨的场景,体现了宴会的多样性和参与者们的才华横溢。
最后,“荔枝题赋罢,更咏酒杨梅”两句,以荔枝和杨梅作为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也暗示了宴会上美食佳肴的丰盛。同时,这两句还巧妙地融入了宴会后的活动,即题写荔枝赋文后,再品酒咏杨梅,体现了文人雅士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不忘吟诗作赋,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末期文人聚会的风雅与乐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生活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