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閒铅汞自生死,从古薰莸更臭香
出处:《和梅遇二诗 其一》
宋末元初 · 牟巘
除却壶中日月长,不知何处是真常。
等閒铅汞自生死,从古薰莸更臭香。
粪扫袍边觅钟吕,步虚曲里换伊凉。
何当月朗风清夜,唤出胎仙舞一场。
等閒铅汞自生死,从古薰莸更臭香。
粪扫袍边觅钟吕,步虚曲里换伊凉。
何当月朗风清夜,唤出胎仙舞一场。
鉴赏
这首诗以隐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与修行的奥义。首句“除却壶中日月长,不知何处是真常”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怀疑,以及对内心世界或精神世界的追求。壶中日月长,可能指的是内心的宁静与永恒,而“真常”则代表了真正的真理或不变的常道。
接下来的“等閒铅汞自生死,从古薰莸更臭香”,运用了炼丹术中的术语,铅汞代表了物质世界的生灭变化,而薰莸则是指气味相异的两种植物,这里用来比喻善恶、美丑等对立面的存在。通过这些象征,诗人表达了对世间现象无常变化的理解,以及对内在精神价值的重视。
“粪扫袍边觅钟吕,步虚曲里换伊凉”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粪扫袍象征着世俗的污秽与束缚,而钟吕则是道教音乐中的乐器,代表了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步虚曲则是道教仪式中的歌曲,这里用来形容在精神层面的探索与净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最后,“何当月朗风清夜,唤出胎仙舞一场”描绘了一幅理想化的场景,月朗风清之夜,仿佛预示着心灵的平静与清明,而“胎仙”则可能象征着内在的灵性觉醒或超越。诗人期待在这样的时刻,能够唤醒内在的灵性,进行一次精神上的舞蹈,表达对生命深层次体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精神的追求以及超越世俗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