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常恐失路岐,谩为时所欺全文

常恐失路岐,谩为时所欺

出处:《端居谣
明 · 林大钦
端居念物化,慨焉伤朵颐。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陲。
光风吹兰蕙,庭露复在斯。
眷彼日月周,我车不载脂。
藜藿克饥劬,静德惠素思。
俯仰白日光,洗心千载期。
常恐失路岐,谩为时所欺

鉴赏

这首《端居谣》由明代诗人林大钦创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端居念物化,慨焉伤朵颐”,开篇即以“端居”(静坐)的姿态,引出对万物变化的感慨,以及对“朵颐”(贪食)的忧伤,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反思和对欲望的警惕。

接着,“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陲”,引用了古代贤士伯夷、叔齐的故事,他们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隐居于西山,表达了诗人对高尚道德和坚守原则的向往。

“光风吹兰蕙,庭露复在斯”,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兰花和蕙草在清风中摇曳,露珠在庭院中闪烁,象征着纯洁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追求。

“眷彼日月周,我车不载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摒弃,强调了精神生活的价值。

“藜藿克饥劬,静德惠素思”,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认为即使在艰苦条件下,也能通过内心的修养获得满足和平静。

“俯仰白日光,洗心千载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敬畏和对心灵净化的渴望,希望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够达到心灵的永恒。

最后,“常恐失路岐,谩为时所欺”,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清醒,避免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坚守和自我反省的坚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道德、自然与内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