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发拈笔写一个,铁网出海珊瑚青
出处:《徐士清墨竹》
元末明初 · 王翰
士清世上清狂士,狂写墨竹竟得名。
狂发拈笔写一个,铁网出海珊瑚青。
持缣候谒四方客,醉卧木榻呼不醒。
如山白璧不敢换,时拂素壁千竿成。
士清士清狂且真,死为狂鬼应有神。
南山松下昔有坟,坟作平地松为薪。
壁间墨竹墨如新,我诗便作筼筜记,千载更有如斯人。
狂发拈笔写一个,铁网出海珊瑚青。
持缣候谒四方客,醉卧木榻呼不醒。
如山白璧不敢换,时拂素壁千竿成。
士清士清狂且真,死为狂鬼应有神。
南山松下昔有坟,坟作平地松为薪。
壁间墨竹墨如新,我诗便作筼筜记,千载更有如斯人。
鉴赏
这首诗《徐士清墨竹》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通过对徐士清这位狂放不羁的墨竹画家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追求与个性魅力。
诗中首先点出徐士清作为“世上清狂士”的身份,他以狂放之态挥毫泼墨,最终在画坛上赢得了一席之地。接着,诗人通过“狂发拈笔写一个,铁网出海珊瑚青”两句,生动描绘了徐士清创作时的激情与创造力,仿佛他笔下的墨竹如同从深海中生长而出的珊瑚,充满了生命力和独特韵味。
随后,诗中描述了徐士清待人接物的方式,“持缣候谒四方客,醉卧木榻呼不醒”,表现了他的豪放性格和对艺术的痴迷,即使在醉酒的状态下,也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诗人还提到徐士清对艺术品的珍视,“如山白璧不敢换”,强调了他对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即便面对珍贵的宝物,也不愿以之交换自己的作品。
最后,诗中以“士清士清狂且真,死为狂鬼应有神”总结了徐士清的艺术精神与人格魅力,表达了对其艺术成就和个性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借“南山松下昔有坟,坟作平地松为薪”这一历史场景的对比,暗示了艺术生命超越了物质的存在,如同墨竹在墙壁上的痕迹,虽历经千年,依旧鲜活如初。诗的结尾“壁间墨竹墨如新,我诗便作筼筜记,千载更有如斯人”则表达了对徐士清艺术成就的永恒记忆,以及对像他这样坚持自我、追求艺术极致的艺术家的赞美与敬意。
综上所述,《徐士清墨竹》不仅是一首对特定艺术作品的赞歌,更是对艺术家个性、追求与艺术精神的深刻探讨与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