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及风马牛,庙食胡为而至是
出处:《九侯山神诗》
宋 · 蔡如松
谁言少康真禹子,子孙九人流到此。
谁言鬼侯遭纣虐,冤魄至今灵故垒。
诞哉二说太荒唐,未识根原有初始。
我曾南自五羊回,杖屦空山问遗址。
数间古屋傍林峦,一簇偶人皆剑履。
断碑仆地苍藓没,满庭落叶秋风起。
岁时伏腊走村翁,醵钱买酒烹羊豕。
粤巫击鼓细吹角,整日歌呼乞新祉。
饥乌攫肉舞盘间,野蝶寻馨投盏里。
愚民惊怪相骇诞,巧啭笙簧萦俗耳。
那知三代去已远,鬼神岂肯歆非祀。
漳川遐僻在穷闽,北去中州几万里。
从来不及风马牛,庙食胡为而至是。
滥觞曲士妄穿凿,湍激妖狐因倚恃。
嘘烟吹雾作精变,历古冥冥无辨理。
何当济会狄梁公,为我乘时皆斥毁。
谁言鬼侯遭纣虐,冤魄至今灵故垒。
诞哉二说太荒唐,未识根原有初始。
我曾南自五羊回,杖屦空山问遗址。
数间古屋傍林峦,一簇偶人皆剑履。
断碑仆地苍藓没,满庭落叶秋风起。
岁时伏腊走村翁,醵钱买酒烹羊豕。
粤巫击鼓细吹角,整日歌呼乞新祉。
饥乌攫肉舞盘间,野蝶寻馨投盏里。
愚民惊怪相骇诞,巧啭笙簧萦俗耳。
那知三代去已远,鬼神岂肯歆非祀。
漳川遐僻在穷闽,北去中州几万里。
从来不及风马牛,庙食胡为而至是。
滥觞曲士妄穿凿,湍激妖狐因倚恃。
嘘烟吹雾作精变,历古冥冥无辨理。
何当济会狄梁公,为我乘时皆斥毁。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如松所作的《九侯山神诗》,主要通过对九侯山神庙的描绘和对当地风俗的叙述,表达了对历史传说的质疑和对迷信习俗的批评。诗中提到少康与禹的传说,以及鬼侯受纣王迫害的故事,但诗人认为这些说法过于荒诞,应该追溯其最初的根源。他亲身探访遗址,目睹古屋、偶人和残碑,感叹岁月变迁,村民在岁时祭祀活动中祈求平安。
诗人指出,尽管漳川地处偏远,庙宇的存在显得不合情理,因为这里与中原地区相隔遥远,且祭祀的对象并无实际关联。他还批评了民间对于鬼神的盲目崇拜和无知的仪式,认为这些都是浅薄的迷信和无知的表现。最后,诗人期盼有如狄梁公般的人物能拨开迷雾,终结这种不合理的信仰。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揭示出对传统文化中迷信现象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