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重衣裘,慈母悬心肝
出处:《思远寄师厚》
宋 · 梅尧臣
马蹄践霜雪,不畏道路寒。
游子重衣裘,慈母悬心肝。
悬心几千里,冉冉岁已残。
大河今渐涸,远目常不乾。
度雁朝夕闻,尺书寄亦难。
愿同车轮复,勿比弦上丸。
游子重衣裘,慈母悬心肝。
悬心几千里,冉冉岁已残。
大河今渐涸,远目常不乾。
度雁朝夕闻,尺书寄亦难。
愿同车轮复,勿比弦上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马蹄:马的蹄子。践:踏。
霜雪:寒冷的冰雪。
不畏:不怕。
游子:远行的人。
重衣裘:穿着厚重的衣服。
慈母:慈祥的母亲。
悬心肝:内心极度担忧。
冉冉:渐渐。
岁已残:岁月将近年底。
大河:宽阔的河流。
渐涸:逐渐干涸。
远目:远望的目光。
不乾:湿润,未干。
度雁:看到北雁。
尺书:短笺,书信。
寄亦难:传递困难。
车轮复:共同度过。
勿比:不要相比。
弦上丸:比喻分离,如同弦上的箭丸被射出。
翻译
马蹄踏过霜雪,无惧路途的严寒。远行的人身穿厚衣,母亲的心如悬在心头般担忧。
那牵挂绵延千里,时光匆匆已近岁末。
大河如今逐渐干涸,远望的目光始终湿润。
早晚都能听到北雁南飞,但传递书信却变得艰难。
但愿能与你同舟共济,不要像弦上的箭丸般分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在寒冷冬日里不畏艰辛,马蹄踏过霜雪前行的画面,表达了他对家乡和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慈母悬心肝”形象地写出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千里之外仍牵动着她的心。随着岁月流逝,“冉冉岁已残”,大河干涸,诗人的眼中常含泪水,只能通过每天听到的大雁叫声寄托对远方的思念。由于路途遥远,传递书信变得艰难。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与师厚早日团聚的愿望,不愿他们的友情如弦上之丸般易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