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蕊清香远,衔跗绛彩匀
出处:《次韵和吴侍郎以余偶名新花为压丛春见贶》
宋 · 宋庠
异草来何许,低昂曲沼滨。
不胜丛上意,翻作叶中春。
逗蕊清香远,衔跗绛彩匀。
芳心如有属,宜在赋诗人。
不胜丛上意,翻作叶中春。
逗蕊清香远,衔跗绛彩匀。
芳心如有属,宜在赋诗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异草:奇特的花草。来何许:来自哪里。
低昂:弯曲起伏。
曲沼滨:弯曲的池塘边。
不胜:承受不住。
丛上意:满丛的情意。
翻作:反而变成。
叶中春:叶间的春色。
逗蕊:逗引花蕊。
清香:清新的香气。
远:远处也能闻到。
衔跗:花瓣分布。
绛彩匀:红艳且均匀。
芳心:花儿的心意。
如有属:好像有所归属。
宜:适宜。
赋诗人:能写诗的人。
翻译
奇异的花草来自何处,生长在弯曲的池塘边。承受不住满丛的深情,反而化作叶中的春色。
花朵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花瓣红艳且分布均匀。
如果这花儿有情,应当属于能吟诗作赋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奇异的草木,它生长在曲沼边缘,低沉而不张扬,却在丛中显露出春天的意象。这种花草散发出淡远的清香,其花瓣间杂而有序,色彩斑斓交织,给人以芳心相属之感。诗人似乎在暗示,这样的景致非常适合于赋诗者来捕捉和描绘。
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宋代词风,语言含蓄而意境深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物的高洁情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花草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精神追求和审美理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一种心境的抒发和情感的寄托。它以精细的笔触、深远的情思,将读者引入一个既有形胜之美,又蕴含精神追求的小宇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