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欲度三石梁,中天北斗何苍苍
出处:《题云山图歌为武山胡炼师赋》
明 · 刘崧
山中之人兮云为徒,飘摇太虚中其迹安可拘。
朝溶溶兮山巅,夕泄泄兮山隅。
长风吹度山海上,遥见楼阁青模糊。
忆登武姥之高冈,遇仙人兮白霓裳。
方瞳绿鬓颜雪色,自挟凤竽吹洞章。
凌空欲度三石梁,中天北斗何苍苍。
俯视六合惊尘黄,金华玉华相渺茫。
浮云满地飞不起,但见白石磊磊如驱羊。
永丰刘郎称画手,为写仙山传不朽。
高堂白昼起烟雾,指点林峦辨窗牖。
图中如此两古松,岁久乘云应化龙。
弱水东浮会相见,长歌手把玉芙蓉。
朝溶溶兮山巅,夕泄泄兮山隅。
长风吹度山海上,遥见楼阁青模糊。
忆登武姥之高冈,遇仙人兮白霓裳。
方瞳绿鬓颜雪色,自挟凤竽吹洞章。
凌空欲度三石梁,中天北斗何苍苍。
俯视六合惊尘黄,金华玉华相渺茫。
浮云满地飞不起,但见白石磊磊如驱羊。
永丰刘郎称画手,为写仙山传不朽。
高堂白昼起烟雾,指点林峦辨窗牖。
图中如此两古松,岁久乘云应化龙。
弱水东浮会相见,长歌手把玉芙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云山图歌为武山胡炼师赋》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仙人出没的山中景象。诗人以山中云雾为背景,展现了山巅日出和山隅夕阳的宁静变化,以及长风带来的远方楼阁的朦胧之美。在这样的仙境中,诗人回忆起遇见仙人的奇妙经历,仙人身着白霓裳,眼神明亮,发色碧绿,手持凤笙吹奏出神秘的乐章。
仙人试图跨越三石梁,仰望天空北斗星显得深邃。从高处俯瞰,天地间尘埃弥漫,仙山与金华、玉华的光芒相互交织,显得虚无而渺远。画面中的白云无法承载,只能堆积成白石,如同驱赶的羊群。诗人称赞好友刘郎(胡炼师)的画艺高超,能将这幅仙山图永久流传,即使在高堂之上,画作也能营造出烟雾缭绕的氛围,让观者仿佛能透过窗户看到林峦的细节。
最后,诗人预言画中的古松历经岁月后将化为飞龙,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仙道的永恒。他们期待在弱水东流的相遇,那时诗人将以手中玉芙蓉赠予对方,表达深厚的友情和对仙山世界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富有诗意的云山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