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灾变不须臾,骥去图存安可絷
出处:《题李西山古木图》
元末明初 · 宋濂
营丘云昏朔风急,老蛟堕地作人立。
震雷怒电破杳冥,山鬼野狐皆夜泣。
李侯城南射虎归,手裂生绡吞墨汁。
狂呼袒臂写此图,云雾晦冥元气湿。
回看荒原万枯树,颜色惨澹神尽戢。
乃知妙夺玄化功,庸史如林岂能识。
当时二李如二龙,俊气英声动都邑。
百年灾变不须臾,骥去图存安可絷。
君不见风流人物今已徂,岂特丹青绝代无。
震雷怒电破杳冥,山鬼野狐皆夜泣。
李侯城南射虎归,手裂生绡吞墨汁。
狂呼袒臂写此图,云雾晦冥元气湿。
回看荒原万枯树,颜色惨澹神尽戢。
乃知妙夺玄化功,庸史如林岂能识。
当时二李如二龙,俊气英声动都邑。
百年灾变不须臾,骥去图存安可絷。
君不见风流人物今已徂,岂特丹青绝代无。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宋濂所作,名为《题李西山古木图》。诗中描绘了李西山所绘古木图的壮丽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神秘。
诗开篇以“营丘云昏朔风急”起笔,营造出一种苍茫、肃杀的氛围,接着“老蛟堕地作人立”、“震雷怒电破杳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感和震撼力,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力量与生机的世界。随后,“山鬼野狐皆夜泣”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紧接着,诗人引入了李西山的形象,描述其在城南射虎归来后,手裂生绡,吞墨汁,狂呼袒臂,创作出这幅古木图。这一段描绘了艺术家创作时的狂放与激情,以及作品完成后对天地间万物的深刻感悟。“云雾晦冥元气湿”、“回看荒原万枯树,颜色惨澹神尽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画面的细节,更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感慨“乃知妙夺玄化功,庸史如林岂能识”,表达了对李西山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和作品往往被忽视或遗忘的命运。通过“当时二李如二龙,俊气英声动都邑”这一对比,强调了李西山与同时代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以及其作品对社会的影响。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李西山古木图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艺术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濂作为文学大家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