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全文

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

唐 · 白居易
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
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
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
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
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
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
舟同李膺泛,醴为穆生携。
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
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
舞急红腰软,歌迟翠黛低。
夜归何用烛,新月凤楼西。

拼音版原文

sānyuècǎohuángyīngxiēyòu
liǔqiáoqíngyǒushārùn

shìxiūchūbànyóuréndào
jīndiàn耀yàotáoguǎnhài

zhuǎnànhuíchuánwěilínliú
nàofānyángwèiwáng

jiēxiègōngyànshīpéixúnlìng
zhōutóngyīngfànwèishēngxié

shuǐyǐnchūnxīndànghuāqiānzuìyǎn
chénjiēcóngdòngyānshùrèn

hóngyāoruǎnchícuìdài
guīyòngzhúxīnyuèfènglóu西

注释

三月:农历三月,春天的月份。
禊事:古代的一种春日祓禊仪式,以祈求消除不祥。
游人:出游的人,指参加禊事的民众。
金钿:妇女头上的金银装饰品。
丝管:古代乐器,这里代指音乐。
转岸:船只转弯靠岸。
临流:靠近水流的地方。
扬子渡:地名,古渡口。
魏王堤:地名,魏国王侯的河堤。
谢公宴:指晋代谢安的宴会,象征高雅的文人聚会。
荀令题:荀令,指三国时期荀彧,善诗文,此处指文人雅集。
李膺泛:李膺,东汉名士,此处指泛舟游玩的雅兴。
醴:甜酒,美酒。
穆生:西汉儒生,此处借指贤士。
红腰软:形容舞女舞动时腰肢柔软。
翠黛低: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此处指女子低头,可能在唱歌或害羞。

翻译

三月间草木茂盛,黄莺时而停歇时而啼鸣。
晴天的柳桥上飘着柳絮,沙路上湿润没有泥泞。
禊祭活动刚过一半,游玩的人已聚集成群。
金银首饰在桃李间闪耀,音乐声惊动了野鸭和鸳鸯。
船只转向岸边,马蹄簇拥在河边。
扬子渡口热闹非凡,魏王堤被踏得破损。
歌女们接续谢公的宴席,诗人们陪着荀令题诗。
小舟如同李膺泛舟,美酒为穆生准备。
春水引发心中的欢愉,花朵使醉眼看花了眼。
繁华的街道随着鼓声热闹,烟雾中的树木任由乌鸦栖息。
舞蹈急促红裙柔软,歌声悠长美女低眉。
夜晚归来何必点烛,新月已在凤楼西边升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淡远,充满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喜悦。

开篇“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两句,便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的鲜明画面。接下来的“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则是对春日景色的一种静谧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赏析,也透露出一份闲适自在的情怀。

中间部分“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等句,写出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热闹非凡的场面,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参与。紧接着的“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则是对春日景物的一种富有音乐性和动感的描绘,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下片的“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等句,通过对水上活动的生动描述,展现了一个活跃而又宁静的春日场景。随后的“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两句,则是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一种感慨与反思。

末尾部分“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等句,通过对人际交往和文学创作的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映射出其文学才华。最后,“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两句,以一种淡雅而又含蓄的情感,结束了整个诗篇。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流露。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与表现,诗人构筑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