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钟初发起江声,洄激噌?作悲壮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削崖巃嵷俯浩荡,盘鶄风高身欲傍。
人间尘忧不到处,心在塔铃相轮上。
淮南烟树渺千里,江左群峦叠高浪。
瘴合海门深复深,穿射红鳞献奇状。
暝钟初发起江声,洄激噌?作悲壮。
独抱琴心忍终古,山门孤桐为惆怅。
人间尘忧不到处,心在塔铃相轮上。
淮南烟树渺千里,江左群峦叠高浪。
瘴合海门深复深,穿射红鳞献奇状。
暝钟初发起江声,洄激噌?作悲壮。
独抱琴心忍终古,山门孤桐为惆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首句“削崖巃嵷俯浩荡”,描绘了悬崖峭壁直插云霄,俯瞰着广阔无垠的景象,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壮美感受。接着,“盘鶄风高身欲傍”一句,通过盘旋的水鸟在高风中飞翔的姿态,进一步渲染了山川的辽阔与自由。
“人间尘忧不到处,心在塔铃相轮上”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他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净土,心灵与佛塔的铃声共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淮南烟树渺千里,江左群峦叠高浪”描绘了江南的烟树与群山,千里之外的景色,波涛汹涌的江面,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而“瘴合海门深复深,穿射红鳞献奇状”则通过描绘海门深处的瘴气与奇异的红鱼,增添了画面的神秘与生动。
“暝钟初发起江声,洄激噌?作悲壮”描绘了夜晚钟声响起,江水回流激荡,发出悲壮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感染力的氛围。
最后,“独抱琴心忍终古,山门孤桐为惆怅”表达了诗人独自怀抱琴心,面对永恒的孤独与寂寞,山门前的孤桐似乎也承载了他的哀愁与思念。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