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诗攻赋荐乡书,二纪如鸿历九衢
出处:《成名后呈同年》
唐 · 黄滔
业诗攻赋荐乡书,二纪如鸿历九衢。
待得至公搜草泽,如从平陆到蓬壶。
虽惭锦鲤成穿额,忝获骊龙不寐珠。
蒙楚数疑休下泣,师刘大喝已为卢。
人间灰管供红杏,天上烟花应白榆。
一字连镳巡甲族,千般唱罚赏皇都。
名推颜柳题金塔,饮自燕秦索玉姝。
退愧单寒终预此,敢将恩岳怠斯须。
待得至公搜草泽,如从平陆到蓬壶。
虽惭锦鲤成穿额,忝获骊龙不寐珠。
蒙楚数疑休下泣,师刘大喝已为卢。
人间灰管供红杏,天上烟花应白榆。
一字连镳巡甲族,千般唱罚赏皇都。
名推颜柳题金塔,饮自燕秦索玉姝。
退愧单寒终预此,敢将恩岳怠斯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业诗:从事诗歌。攻赋:创作诗词。
乡书:推荐乡贤的文书。
二纪:二十年。
草泽:隐居或未被发现的人才。
蓬壶:仙境蓬莱。
锦鲤:比喻科举及第。
骊龙:象征珍贵的宝物。
师刘大喝:以某位刘姓人物的激励为例。
灰管:人间烟火,比喻生活琐事。
红杏:春天的花朵象征繁荣。
甲族:贵族或显赫家族。
颜柳:颜真卿和柳公权,著名书法家。
燕秦:古代两个地域,这里指好酒之地。
单寒:贫寒。
恩岳:恩惠如山岳般深厚。
翻译
从事诗歌创作,推荐乡贤文书,二十年如鸿雁飞过繁华大道。期待公正之士发掘我这样的隐士,如同从平坦陆地进入仙境蓬莱。
虽然惭愧未能像锦鲤跃龙门,但有幸得到珍贵的明珠。
面对质疑和嘲笑,不再哭泣,如同师从刘大喝,已有所成就。
人间烟火中,红杏盛开,天空烟花映照白榆树。
一字一句严谨评判,遍赏皇城内外。
名声推崇颜真卿、柳公权题写金塔,饮酒则来自燕赵之地寻找美酒。
退出后深感贫寒,但仍能参与其中,不敢对恩惠有丝毫懈怠。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成名后呈同年》,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业与仕途的思考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业诗攻赋荐乡书”,开篇即描绘出诗人在学习上的勤奋与成绩,通过诗词攻读及文章创作,向同辈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二纪如鸿历九衢"则是对个人学识的自信,比喻自己如同古代贤士般行走于世。
“待得至公搜草泽,如从平陆到蓬壶”,诗人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知识渴望和追求真理的决心。至公,即尧舜时期的贤君,搜寻草泽象征着对知识的广泛探索。
“虽惭锦鲤成穿额,忝获骊龙不寐珠”,诗人谦虚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足,虽然有所成就,但仍觉自己渺小,如同未能捕捉到宝贵的珍珠。
“蒙楚数疑休下泣,师刘大喝已为卢”,这里反映出诗人在学术探索上的困惑与挣扎,以及对前人的敬仰和学习。
“人间灰管供红杏,天上烟花应白榆”,通过鲜明的意象,描绘了世间美好的事物以及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
“一字连镳巡甲族,千般唱罚赏皇都”,诗人表达了对文字与学问的重视,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评价。
“名推颜柳题金塔,饮自燕秦索玉姝”,这里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与抱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退愧单寒终预此,敢将恩岳怠斯须”,结尾部分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环境和际遇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抱负的期待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多层次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学识、才华以及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