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槃礴晴窗下,随手云烟喷晓林
出处:《赠苏道士》
宋 · 史弥宁
一卷麻衣易洗心,弦琴山水是知音。
有时槃礴晴窗下,随手云烟喷晓林。
有时槃礴晴窗下,随手云烟喷晓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卷:这里指一件。麻衣:麻布衣服。
易:容易。
洗心:洗涤心灵。
弦琴:琴声。
山水:自然景色,也可指知音。
是:是。
知音:理解、共鸣的人。
有时:偶尔。
槃礴:放纵,无拘无束。
晴窗下:晴朗的窗户下。
随手:随意。
云烟:比喻琴音如云雾缭绕。
喷:弥漫。
晓林:清晨的树林。
翻译
一件麻布衣服能洗净心灵,琴声与山水是我心中的知音。有时在晴朗的窗下放纵自我,随手弹奏出的乐音如同云烟弥漫清晨的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一卷麻衣易洗心"中的"麻衣"指的是麻布衣服,代表简单质朴;"易洗心"则是比喻,用洗涤的心情去除内心的污浊。整句话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的纯净和宁静。
"弦琴山水是知音"中的"弦琴"指的是弹奏琴瑟,象征着艺术创作和高雅的情操;"山水"则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是知音"意味着只有真正懂得音乐和诗意的人才能感受到这份艺术与大自然间的默契。
"有时槃礴晴窗下"描绘了一幅悠闲的画面,"槃礴"形容物体散落、飘零的样子,这里可能指的是树叶或花瓣;"晴窗下"则营造出一个安静祥和的场景。
"随手云烟喷晓林"中的"随手"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云烟"是对气氛的描写,有如诗人内心世界的流动变化;"喷晓林"则让人联想到清晨山林中薄雾升腾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应的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美景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