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子岂达者与,槁竹聊一鸣全文

子岂达者与,槁竹聊一鸣

出处:《陈留市隐者
宋 · 陈师道
陈留人物后,疑有隐屠耕。
斯人岂其徒,满腹一杯羹。
婷婷小家子,与翁同醉醒。
薄暮行且歌,问之讳姓名。
子岂达者与,槁竹聊一鸣
老生何所因,稍稍声过情。
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
诗书工发冢,刀籋得养生。
飞走不同穴,孔突不暇黔。

拼音版原文

chénliúrénhòuyǒuyǐngēng

rénmǎnbēigēng

tíngtíngxiǎojiāwēngtóngzuìxǐng

báoxíngqiěwènzhīhuìxìngmíng

zhěgǎozhúliáomíng

lǎoshēngsuǒyīnshāoshāoshēngguòqíng

ménshíyínzuòyuānshēng

shīshūgōngzhǒngdāonièyǎngshēng

fēizǒutóngxuékǒngxiáqiá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陈留市井中的隐士形象。首句“陈留人物后,疑有隐屠耕”暗示了这位人物可能出身平凡,从事过屠夫或农耕的工作。接着,“斯人岂其徒,满腹一杯羹”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认为他并非寻常之人,有着深厚内涵,犹如满腹经纶。

“婷婷小家子,与翁同醉醒”描绘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即使身份不高,也能与百姓同乐,醉生梦死。傍晚时分,他边行边歌,无人知其姓名,但诗人却觉得他或许并非不通世故。“子岂达者与,槁竹聊一鸣”暗指他深藏不露,如同枯木逢春,偶尔发出智慧之声。

“老生何所因,稍稍声过情”揭示了隐士的情感流露,他的言辞虽然不多,却能触动人心。接下来,“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描绘了他在雨中闭门苦吟的情景,仿佛饥饿的鸢鸟在寻找食物,寓言了他的生活困顿却坚持诗歌创作。

“诗书工发冢,刀籋得养生”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隐士对知识的热爱和生存智慧,即使贫穷,也能从书中找到慰藉,用简陋的工具维持生活。最后两句“飞走不同穴,孔突不暇黔”,以动物的比喻,说明隐士虽然生活简朴,但精神世界丰富,不拘泥于物质条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陈留市隐者的刻画,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