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全文

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

出处:《茅城驿
唐 · 白居易
汴河无景思,秋日又凄凄。
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
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
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

拼音版原文

biànjǐngqiūyòu

báosāngshòucūnpínshè

zǎomiáoduōjiāncǎozhuóshuǐbàn

zuìshìxiāotiáochùmáochéng驿xiàng西

注释

汴河:北宋时期的河流,位于今河南省境内。
无景思:没有引人入胜的景色。
地薄:土地贫瘠,不肥沃。
桑麻瘦:桑树和麻长得不好,形容农业欠收。
村贫屋舍低:村庄贫穷,房屋简陋低矮。
早苗:早稻,春季种植的水稻。
间草:杂草丛生,与作物争夺养分。
浊水半和泥:水质浑浊,含有大量泥沙。
萧条:荒凉,冷清。
茅城驿:古代的驿站,由茅草搭建的城市。

翻译

汴河周边没有美丽的景色,秋天的日子显得凄凉冷清。
土地贫瘠桑麻长得不好,村庄贫穷房屋低矮。
早稻中杂草丛生,浑浊的水中掺着泥巴。
最荒凉的地方,是往西去的茅城驿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景,诗人通过对汴河两岸景象的描述,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与悲凉。开篇“汴河无景思”,即点出了诗人对汴河的眷恋之情,但汴河如今却是“秋日又凄凄”,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凋敝的情感。

接着,“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细腻描绘了土地贫瘠、桑树稀疏以及村庄的破败,这些景象都透露出一种萧瑟与荒凉。这里的“薄”、“瘦”和“低”,形容了土地和建筑的状况,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则进一步描绘了农事的困难与自然环境的混沌。早期种植的谷物被杂草所掩埋,河水又是浑浊不清,这些景象都反映出一种生长的艰辛。

最后,“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中“萧条”一词更强化了这种荒凉与凄冷的情绪。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茅城驿这个地方的特别关注,这个方向似乎有着特殊的意义,或许是诗人的心之所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股淡淡的悲凉气息,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内心的寂寞与不舍。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