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贼将呼饮之,不解佩刀反间计
出处:《朱太师燮元》
清 · 严遂成
林中大噪枯骸弃,拥物如舟作攻具。
披发仗剑载羽旗,旁翼云楼以牛曳。
守陴皆哭将军笑,吕公车也何足道。
巨木机关转索飞,飞石千钧运大炮。
击之反走溃而去,头触不周山倒地。
得一贼将呼饮之,不解佩刀反间计。
火光夜起牌蔽江,一虎中枪一龙毙。
城围百日门始开,奢家未灭安家来,红崖大囤白岩台。
僭号曰梁元应顺,私刻五府六部印。
败之红土川,追之五峰山,二贼窜险箐篁间。
土兵半,汉兵半,以次荡平天启乱。
四十二目茭刍献,三十六所邮亭缮。
录功不及大珰名,棘雨蛮烟空血战。
鸣呼,封侯无分将星沦,军资封籍家若贫。
副是腰腹健饮啖,一饭未报牟康民。
君不见秦中老者不再至,风角遁甲姑一试。
此书流落付何人,他日西南岂无事。
披发仗剑载羽旗,旁翼云楼以牛曳。
守陴皆哭将军笑,吕公车也何足道。
巨木机关转索飞,飞石千钧运大炮。
击之反走溃而去,头触不周山倒地。
得一贼将呼饮之,不解佩刀反间计。
火光夜起牌蔽江,一虎中枪一龙毙。
城围百日门始开,奢家未灭安家来,红崖大囤白岩台。
僭号曰梁元应顺,私刻五府六部印。
败之红土川,追之五峰山,二贼窜险箐篁间。
土兵半,汉兵半,以次荡平天启乱。
四十二目茭刍献,三十六所邮亭缮。
录功不及大珰名,棘雨蛮烟空血战。
鸣呼,封侯无分将星沦,军资封籍家若贫。
副是腰腹健饮啖,一饭未报牟康民。
君不见秦中老者不再至,风角遁甲姑一试。
此书流落付何人,他日西南岂无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场景,充满了紧张和戏剧性。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和英雄们的英勇表现。
首先,诗中的“林中大噪枯骸弃,拥物如舟作攻具”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尸体遍地、武器堆积如山的惨烈景象。接着,“披发仗剑载羽旗,旁翼云楼以牛曳”则刻画出士兵们身披长发、手持利剑、肩扛旗帜、借助云梯和牛力攻城的壮丽场面。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士兵们的勇猛,也体现了他们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战斗的智慧。
“守陴皆哭将军笑,吕公车也何足道”这两句对比鲜明,前一句描述守城士兵的悲痛,后一句则赞扬将军的乐观与自信,显示了不同角色在面对危机时的不同心态。接下来,“巨木机关转索飞,飞石千钧运大炮”描绘了攻城方使用大型机械和重武器进行攻击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激烈程度。
“击之反走溃而去,头触不周山倒地”这两句描述了攻城方成功击退守城方,甚至导致守城方的领袖被击倒的情景,展现了攻城方的胜利。随后,“得一贼将呼饮之,不解佩刀反间计”则揭示了在胜利之后,攻城方俘获了一名敌将,并利用其进行反间计的故事,进一步丰富了故事情节。
“火光夜起牌蔽江,一虎中枪一龙毙”这两句描绘了夜晚战斗的激烈,以及攻城方对敌方重要人物的打击,显示出战争的残酷和双方力量的对比。最后,“城围百日门始开,奢家未灭安家来”描述了战争持续时间之长,以及后续战争的连绵不断,暗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持久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动荡。诗中既有对英勇战士的赞美,也有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