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意气非等閒,精悍之色在眉间
题将百八金刚子,辞却东家老圣人。
少年意气非等閒,精悍之色在眉间。
镕取鱼肠一匣水,铸作胡僧双耳环。
往年湖上逢开士,藻月规烟说文炜。
但知北海是大儿,谁识南宗印真子。
海内学士闻行履,半说颠狂半惊死。
东方先生代解嘲,秀字何妨竖却尾。
瘦岩百尺突寒松,冰谷千年贮古水。
落花红洗入溪澜,请看风吹起不起。
鉴赏
这首诗《戏赠死心和尚》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出家和尚的独特形象与精神风貌。
首句“铁城焰里热忙身”,以“铁城焰”象征世间的繁华与诱惑,和尚身处其中,却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忙碌,暗示了出家人的修行不易。接着“几人能掷头上巾”,指出在世俗的束缚中,能毅然决然放弃尘世的头巾(象征身份与世俗的象征物)的人寥寥无几,凸显了出家人的勇气与决心。
“题将百八金刚子,辞却东家老圣人”,描述和尚以金刚子为题,告别了世俗的束缚,表达了对佛法的坚定追求和对传统礼教的超越。这里“东家老圣人”可能指代传统的儒家教育或世俗的权威,和尚的这一行为体现了其对自我信仰的坚持。
“少年意气非等闲,精悍之色在眉间”,通过描绘和尚的外在表现,展现了他年轻时的锐气与坚定,眉宇间透露出的精悍之色,是对其内在精神力量的肯定。
“镕取鱼肠一匣水,铸作胡僧双耳环”,运用比喻手法,将和尚的修行比作熔炼鱼肠之水,铸成耳环,象征着将内心的杂念与欲望熔化,以纯净之心面对世界,同时也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创造与审美追求。
“往年湖上逢开士,藻月规烟说文炜”,回忆过去在湖边遇到的一位高僧,通过藻月、规烟、文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哲理的氛围,暗示了与高僧交流后的深刻感悟。
“但知北海是大儿,谁识南宗印真子”,通过对比北海与南宗,强调了对不同佛教流派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佛法精髓的追寻。
“海内学士闻行履,半说颠狂半惊死”,描述了人们对和尚独特生活方式的反应,既有对其行为的不解与惊讶,也有对其精神追求的敬佩与认同。
“东方先生代解嘲,秀字何妨竖却尾”,引用东方先生的故事,借以表达对和尚独特个性的欣赏与理解,同时以“秀字何妨竖却尾”自嘲,展现了一种豁达与幽默的态度。
“瘦岩百尺突寒松,冰谷千年贮古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和尚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深邃的内心世界,如同寒松屹立于峭壁之上,古水在冰谷中流淌千年。
“落花红洗入溪澜,请看风吹起不起”,最后两句以落花随溪水流动,象征着生命的流转与轮回,同时也引人思考,是否能从自然现象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是否能像风一样自由地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和尚独特形象的描绘,以及对佛法、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袁宏道对于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