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全文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出处:《汲江煎茶
宋 ·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拼音版原文

huóshuǐháihuóhuǒzhǔlíndiàoshíshēnqīng[1]:

piáozhùyuèguīchūnwèngxiǎosháofēnjiāngpíng

xuěfānjiānchùjiǎo[2],sōngfēngzuòxièshíshēng

chángwèijìnsānwǎn[3],zuòtīnghuāngchéngchángduǎngèng

翻译

煎茶要用流动的活水和旺盛的炭火来烹煮,便亲自到钓石处取水煎茶。
明月倒映在江面, 用瓢舀水,仿佛在舀明月,倒入瓮中;再用小勺分取,装入瓶中。
煮沸时茶沫如雪白的乳花在翻腾漂浮,倒出时似松林间狂风在震荡怒吼。
清澈醇美使枯肠难以三碗为限,坐着倾听荒城里长更与短更相连。

注释

汲(jí)江:从江里打水。
活水:刚从江中打来的水。
活火:有焰之炭火。
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贮月:月映水中,一并舀入春瓶,因此说是“贮月”。
分江:从江中取水,江水为之减了分量,所以说是“分江”。
雪乳:一作“茶雨”,指煮茶时汤面上的乳白色浮沫。
翻:煮沸时滚动。
脚:茶脚。
松风:形容茶滚沸之声。
泻:倒出。
这两句是倒装句法,意为煎处已翻雪乳脚,泻时忽作松风声。
未易:不容易。
禁:承受。
长短更:指报更敲梆子的次数,少者为短,多者为长。
更:打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汲江煎茶》。诗中通过对煮茶过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闲适与宁静。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挑选和使用活水,以及亲自到江边选取清澈的泉水来煮茶,用以强调水质对泡茶的重要性。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这里通过对器皿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悟。大瓢和小杓是盛装水的容器,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月色中收集江水的画面。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这两句则是对泡茶过程中的细节观察和感受。茶叶在沸腾的热水中释放香气,而远处传来松林间的风声,仿佛是在诉说着什么。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茶的热爱,以及在闲适的氛围中享受茶香与自然之声的乐趣。枯肠指的是久旱无雨,但这里用来形容难以抑制的欲望,而“坐听荒城长短更”则是说坐在废弃的古城中,聆听着远处钟鼓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夜晚显得尤为悠长和深远。

这首诗通过对煮茶过程的描写,以及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