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校平生萧瑟甚,示儿遗恨尚难消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常分僧米贳村醪,八十衰翁饭一瓢。
不讳贫愁终得力,强为壮语益无聊。
魂伤未作稽山土,梦远犹依万里桥。
细校平生萧瑟甚,示儿遗恨尚难消。
不讳贫愁终得力,强为壮语益无聊。
魂伤未作稽山土,梦远犹依万里桥。
细校平生萧瑟甚,示儿遗恨尚难消。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标题为《读剑南集悲其壮志不遂笃老穷困然平生遇合亦有不可及者为作二诗(其一)》。诗中表达了对诗人朋友剑南集中的感慨,同情他壮志未酬、年老贫困的生活境况,同时也赞赏他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和不掩豪情。
首句“常分僧米贳村醪”描绘了友人以僧人的施舍换取乡村酒食,生活简朴;“八十衰翁饭一瓢”则刻画出他年迈贫穷的形象。诗人感叹友人虽贫苦,但并未向困境低头,“不讳贫愁终得力”,显示出他的硬朗性格。
“强为壮语益无聊”暗含对友人试图振作精神的无奈,这种空洞的豪言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魂伤未作稽山土,梦远犹依万里桥”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实现理想,魂魄仍牵挂着远方未竟之地的哀伤。
最后两句“细校平生萧瑟甚,示儿遗恨尚难消”总结全诗,诗人认为友人生前的坎坷经历比萧瑟还要深沉,他对未来的遗憾和不甘,即使身后也无法消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友人的同情,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