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定可载酒去,携儿一为湖上游
出处:《再次韵林郎中》
宋 · 陈造
醉乡陶然真我底,落世瞢作鱼千里。
颇思溪风鸣桧枝,一洗半生市声耳。
帝城春月雨强半,蹑屐冲泥今已惯。
湖瑩冰奁涛涌山,回思向来领奇观。
角角倦鹊语未休,晚鸠饶舌如有求。
明朝定可载酒去,携儿一为湖上游。
湖西群艳虽无在,宿云扫空天宇大。
蹇吾健倒趁早归,醉尉未须嗔目待。
颇思溪风鸣桧枝,一洗半生市声耳。
帝城春月雨强半,蹑屐冲泥今已惯。
湖瑩冰奁涛涌山,回思向来领奇观。
角角倦鹊语未休,晚鸠饶舌如有求。
明朝定可载酒去,携儿一为湖上游。
湖西群艳虽无在,宿云扫空天宇大。
蹇吾健倒趁早归,醉尉未须嗔目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醉乡:指沉醉于某种状态,如醉酒或理想世界。瞢:模糊不清,形容脱离现实。
溪风:清新的溪边风。
桧枝:桧树的树枝,可能象征宁静。
市声:城市中的喧嚣声。
帝城:京城,指首都。
冰奁:比喻清澈的湖面。
晚鸠:晚归的斑鸠。
蹇吾:形容步履艰难,也可指诗人自己。
醉尉:喝醉的官员。
翻译
在醉乡中找到真实的自我,仿佛脱离尘世成为遥远的鱼。常常怀念溪边松风吹过的声音,能洗净半生的市井喧嚣。
帝都春天的雨下得频繁,如今踩着泥泞已经习以为常。
湖面晶莹如冰盒,浪涛涌动,回想起过往的奇景。
疲倦的喜鹊还在不停地叫,傍晚的斑鸠多嘴,似乎有所祈求。
明天一定能带着酒去,带上孩子一同游览湖边。
湖西的美景虽然不在眼前,但夜空如洗,天地开阔。
我该尽早回家,醉醺醺的官员不必瞪大眼睛等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再次韵林郎中》,通过对醉乡生活的描绘和对帝城景色的赞赏,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然宁静的心境。首句“醉乡陶然真我底”表达了诗人对醉乡生活的向往,认为那里能展现真实的自我。接着,“落世瞢作鱼千里”以鱼自比,暗示自己在纷繁世事中如鱼得水,自由自在。
诗人感慨“颇思溪风鸣桧枝”,渴望溪边清风拂过桧树的声音,以洗涤都市的喧嚣。他对帝都春雨和湖光山色的描绘,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忙碌生活的厌倦。“回思向来领奇观”更是回味过去所见的壮观景象。
“角角倦鹊语未休,晚鸠饶舌如有求”通过鸟鸣声,寓言了世间的纷扰与嘈杂。然而,诗人决定“明朝定可载酒去,携儿一为湖上游”,期待着第二天带着孩子畅游湖上,享受片刻的宁静。
最后两句“湖西群艳虽无在,宿云扫空天宇大”描绘了湖景的开阔与壮丽,诗人借此表达心境的开阔和对未来的期待。“蹇吾健倒趁早归,醉尉未须嗔目待”则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说自己虽然醉态可掬,但无须担心官差责怪,表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