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淇园竹,青青岁寒后
出处:《题柏溪沈翁画竹大宗伯龙江公尊人也》
明 · 余继登
袅袅淇园竹,青青岁寒后。
世上繁花岂不妍,此君真与柏为友。
柏溪老翁标格奇,爱竹爱柏仍爱溪。
溪边柏下一壶酒,醉墨写出琅玕枝。
琅玕枝,墨花落,一竿两竿势如削。
潇洒团栾何太工,神品不与凡竹同。
风雨一夜化龙去,随翁直上蓬莱峰。
长留数茎化不得,至今日日生清风。
清宵明月当轩堕,寒影逼人侵四座。
凉飔飒飒入帘间,隐几静听声珊珊。
渭川千亩转觉俗,只此数竿看亦足。
怪来宗伯彻骨清,朝回对之豁心目。
尚书省近太微垣,天边雨露滋灵根。
迩来生意泼泼发,春深或恐长龙孙。
世上繁花岂不妍,此君真与柏为友。
柏溪老翁标格奇,爱竹爱柏仍爱溪。
溪边柏下一壶酒,醉墨写出琅玕枝。
琅玕枝,墨花落,一竿两竿势如削。
潇洒团栾何太工,神品不与凡竹同。
风雨一夜化龙去,随翁直上蓬莱峰。
长留数茎化不得,至今日日生清风。
清宵明月当轩堕,寒影逼人侵四座。
凉飔飒飒入帘间,隐几静听声珊珊。
渭川千亩转觉俗,只此数竿看亦足。
怪来宗伯彻骨清,朝回对之豁心目。
尚书省近太微垣,天边雨露滋灵根。
迩来生意泼泼发,春深或恐长龙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沈翁在柏溪旁所绘之竹的高洁与独特。诗人以“袅袅淇园竹”开篇,将竹子比作淇园中的竹子,强调其在岁月变迁中依然保持青翠的品质,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诗人通过“柏为友”这一比喻,进一步凸显竹子与柏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得益彰的关系。
诗中提到的“柏溪老翁”,不仅爱竹、爱柏,还爱周围的溪流,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他借酒抒怀,用墨笔描绘出竹子的形态,将竹子的坚韧与优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琅玕枝”、“墨花落”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墨色下的美丽与生命力。
诗人通过“风雨一夜化龙去”这一想象,赋予竹子以超凡脱俗的寓意,象征着竹子在逆境中也能展现出非凡的力量。而“随翁直上蓬莱峰”的描述,则表达了竹子与沈翁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他们共同追求的高尚境界。
最后,诗人感慨于竹子虽未完全化龙,但其生命力依然旺盛,能够“长留数茎化不得,至今日日生清风”。这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沈翁及其家族的高尚品格和深远影响,如同清风一般,润物无声,却能深入人心。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友情、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