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离渺何许,异国犹乡土
出处:《和余懋忠青衣别后追寄之作》
明 · 杨慎
抽簪画江沙,写出肠断词。
遥寄百里人,见君昨夜思。
昨夜复今朝,百里又千里。
欢游坐成隔,乖离从此始。
乖离渺何许,异国犹乡土。
云从青衣来,月自峨眉吐。
云月两悠悠,光景为君留。
因之托宵梦,远到海西头。
遥寄百里人,见君昨夜思。
昨夜复今朝,百里又千里。
欢游坐成隔,乖离从此始。
乖离渺何许,异国犹乡土。
云从青衣来,月自峨眉吐。
云月两悠悠,光景为君留。
因之托宵梦,远到海西头。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和余懋忠青衣别后追寄之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首句“抽簪画江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用拔下的发簪在沙滩上勾勒出心中的愁绪,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痛。接下来的“写出肠断词”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悲苦。
“遥寄百里人,见君昨夜思”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希望自己的情感能穿越百里,抵达对方的心中。诗人感慨“昨夜复今朝,百里又千里”,空间的距离似乎在不断拉大,欢乐的时光已成过往,分离带来的隔阂从此开始。
“乖离渺何许,异国犹乡土”揭示了诗人对异地生活的孤独感受,即使身处异国他乡,心中仍视友人为故乡般的亲切。接下来的“云从青衣来,月自峨眉吐”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云月寄予对友人的思念,它们仿佛带着友人的影子,遥远而持久。
最后,“云月两悠悠,光景为君留”表达了诗人愿将自己的思念寄托于永恒的云月,让时光为友人停留。结尾“因之托宵梦,远到海西头”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期待在梦中与友人相会,直到遥远的海西。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别后的思念与距离带来的痛苦,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