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扬风土暖,大城铁不如
出处:《京湖两淮第二十七》
宋 · 文天祥
荆扬风土暖,大城铁不如。
秦山忽破碎,流落随丘墟。
秦山忽破碎,流落随丘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荆扬:古代地区名,指荆州和扬州,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风土: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
暖:温暖。
大城:大城市。
铁不如:比不上铁的价值或重要性。
秦山:泛指秦岭山脉。
忽破碎:突然崩溃瓦解。
流落:飘泊,流离失所。
丘墟:废墟,荒芜之地。
翻译
荆扬地区气候温暖,铁器都不及它的价值。秦岭山脉突然崩塌,我如同流沙般随风散落,落在废墟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导致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战乱带来的毁灭和无序。"荆扬风土暖"一句,可能是在营造一种与后文形成对比的安逸氛围,但这种温暖很快被打破。"大城铁不如"则是通过对比,更强调了战乱之中的混乱和无力感。"秦山忽破碎"用了"忽"字,突显出破碎的突然性,"流落随丘墟"则形象地描述了山石崩塌后的景象。
诗人通过这几句诗,传达了一种对战争毁灭性的哀叹,同时也反映出了个人对于秩序和安宁生活的渴望。这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的卓越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