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窗下青镫下,兀兀无言渺渺思
宋 · 陈著
老不能狂心自箕,览观宇宙百非宜。
沈舟那管帆争水,抱瑟难随竽用时。
祇把书医凭几困,閒从龟决访山疑。
夜来窗下青镫下,兀兀无言渺渺思。
沈舟那管帆争水,抱瑟难随竽用时。
祇把书医凭几困,閒从龟决访山疑。
夜来窗下青镫下,兀兀无言渺渺思。
注释
老:年老。不能:无法。
狂:放纵。
心:内心。
自:自己。
箕:放纵、不羁。
沈舟:沉船。
那管:无需理会。
帆:船帆。
争水:与水的争斗。
抱瑟:怀抱古瑟。
难随:难以迎合。
竽:古代合奏的乐器,此处比喻世俗。
用时:符合时宜。
祇把:只借。
书医:书籍作为疗愈。
凭几:靠着桌子。
困:困顿。
閒:闲暇。
龟决:龟壳占卜。
访山疑:解山中疑惑。
夜来:夜晚。
窗下:窗边。
青镫:青色的灯。
兀兀:孤独的样子。
渺渺思:飘渺的思绪。
翻译
年老已无法放纵内心,遍览世间万象实非所宜。沉船之事无需理会帆与水的争斗,怀抱古瑟难以迎合世俗的节奏。
只借书籍疗愈困顿,闲暇时向龟壳占卜以解山中疑惑。
夜晚,窗下青灯独照,我默默无语,思绪飘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他以次韵的形式回应友人单君范的行李诗。诗中表达了诗人老去后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
首句“老不能狂心自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年迈后不再轻狂的心态,如同簸箕般收敛自我。接下来,“览观宇宙百非宜”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象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百态的感慨,认为世间并非皆善,充满了是非。
“沈舟那管帆争水,抱瑟难随竽用时”运用典故,比喻自己像沉舟之舟,不与世俗竞争,即使怀抱乐器如瑟,也无法迎合世俗的节奏,暗示了诗人淡泊名利,不愿随波逐流的生活选择。
“祇把书医凭几困,閒从龟决访山疑”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以读书为乐,通过书籍寻求心灵慰藉,闲暇时则寻求自然和龟卜来解答心中的疑惑,体现了他的宁静致远和超脱。
最后两句“夜来窗下青镫下,兀兀无言渺渺思”,描绘了夜晚静坐读书的情景,诗人沉浸在思考中,默默无语,思绪飘渺,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省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心境,既有对世事的洞察,又有对个人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知识和自然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