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岩居惟野处,由来泽畔则江滨
出处:《刘克庄潜夫诗编》
宋 · 韩淲
等闲温李相游戏,有底应刘独怒嗔。
雅调纵教胜俗调,古人疑不似今人。
时閒作吏元非达,官满归乡必是贫。
既往岩居惟野处,由来泽畔则江滨。
雅调纵教胜俗调,古人疑不似今人。
时閒作吏元非达,官满归乡必是贫。
既往岩居惟野处,由来泽畔则江滨。
鉴赏
这首诗《刘克庄潜夫诗编》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诗中的对比与反思,展现了对文人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和对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思考。
首联“等闲温李相游戏,有底应刘独怒嗔”以温李(温庭筠、李白)和应刘(应玚、刘桢)两位古代文人为例,表达了对文人游戏人生的轻松态度,同时也暗含了对某些文人过度放纵的批评。温李代表了自由洒脱的文人形象,而应刘则可能象征着更为严肃或拘谨的态度,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雅调纵教胜俗调,古人疑不似今人”进一步探讨了文学风格的优劣问题。这里强调了高雅的文学作品的价值,但同时也提出了疑问:古人创作的高雅之风是否真的能被当代人理解或欣赏?这反映了对传统与现代审美差异的思考。
颈联“时閒作吏元非达,官满归乡必是贫”揭示了文人在官场与归隐之间的矛盾与无奈。在官场中,他们或许并非真正的通达之人,而回归田园生活后,却往往面临贫困的现实。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社会对文人角色的期待与实际境遇之间的落差。
尾联“既往岩居惟野处,由来泽畔则江滨”总结了前文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岩居和泽畔、江滨的意象,分别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与面对现实的困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和对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文人命运、审美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