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经营惟我拙,满腔诗思向谁联
出处:《贫居自述》
明 · 李孔修
卖担青蔬得百钱,便赊一半在人边。
不禁丝竹随流俗,惟对青山伴醉眠。
浮世经营惟我拙,满腔诗思向谁联。
案头书卷虽无用,却是侬家养口田。
不禁丝竹随流俗,惟对青山伴醉眠。
浮世经营惟我拙,满腔诗思向谁联。
案头书卷虽无用,却是侬家养口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居者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情感的深度。
首句“卖担青蔬得百钱”,简洁地勾勒出贫居者的日常生计,通过售卖新鲜蔬菜来获取生活所需,反映出生活的艰辛与朴素。接着,“便赊一半在人边”,描述了他慷慨的一面,即使生活拮据,仍愿意分出一部分钱帮助他人,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
“不禁丝竹随流俗,惟对青山伴醉眠”两句,表达了贫居者面对世俗的诱惑时,选择了与自然为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丝竹代表了世俗的繁华与诱惑,而“青山”则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内心的归宿。通过“醉眠”这一形象,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慰藉的生活态度。
“浮世经营惟我拙,满腔诗思向谁联”揭示了贫居者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省与对艺术追求的渴望。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他感到自己显得笨拙,但内心却充满诗意,渴望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通过诗歌表达出来,却找不到共鸣的对象。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与社会理解之间隔阂的感慨。
最后,“案头书卷虽无用,却是侬家养口田”一句,以书卷比喻知识与文化,虽然在物质匮乏的生活中它们似乎没有直接的经济价值,但却能滋养心灵,成为贫居者精神世界的支柱。这句话既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贫居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其在困境中保持的善良、超脱与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