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读书不耻贫,固欲行其意全文

读书不耻贫,固欲行其意

出处:《送无际北上三首
明 · 李流芳
昔我与子交,发言即同趣。
读书不耻贫,固欲行其意
及乎赴功名,子前我辄疐。
心知不能同,岂复敢为异。
子今扬天庭,我终守衡泌。
子将为其难,我亦安为易。
出处各自量,苟同竟何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送无际北上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无际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友人北上追求功名的复杂情感。

首句“昔我与子交,发言即同趣”描绘了两人过去交往时的默契和趣味相投的情景。接着,“读书不耻贫,固欲行其意”表明了两人在精神层面的共同追求,即使面对贫穷也不以为耻,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人的道路开始分岔。“及乎赴功名,子前我辄疐”描述了当友人追求功名时,诗人发现自己无法跟上步伐,甚至可能被拖累。“心知不能同,岂复敢为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意识到两人在追求目标上的差异,但又不敢轻易做出不同的选择。

“子今扬天庭,我终守衡泌”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在追求道路上的分离,友人高飞远走,而诗人则坚守着自己的位置。“子将为其难,我亦安为易”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挑战困难的敬佩,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可能面临的轻松选择,但内心深处并不认为这是真正的自我实现。

最后,“出处各自量,苟同竟何济”总结了两人不同的人生选择,指出如果只是表面的相同而没有实质的共鸣,那么这样的“同”最终将毫无意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友情的复杂性和人生选择的艰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