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遥怜远山曲,霜露满平芜全文

遥怜远山曲,霜露满平芜

出处:《寒江晚眺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下杵暮江孤,苍茫混海隅。
荒城清野烧,高鸟乱浮图。
画意寒逾回,诗肠晚渐枯。
遥怜远山曲,霜露满平芜

鉴赏

这首《寒江晚眺》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时分,江面与天际相连,孤独而辽阔的画面。

首句“下杵暮江孤”以“杵”字入诗,形象地描绘了日落时分,江面上升起的炊烟,仿佛是江边人家忙碌一天后,准备晚餐的象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接着,“苍茫混海隅”一句,将视线从江面延伸至更远处,海角天涯,一片苍茫,展现出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象。

“荒城清野烧”描绘了远处荒废的城镇和田野上,可能因季节变换而产生的野火烧痕,增添了几分荒凉与寂寥。“高鸟乱浮图”则通过高飞的鸟儿与远处的佛塔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人类活动与信仰的存在。

“画意寒逾迥”一句,诗人将眼前的景色比作一幅画,强调了其独特的艺术美感和寒冷的氛围。“诗肠晚渐枯”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逐渐变得空虚和沉思的情绪。

最后,“遥怜远山曲,霜露满平芜”将视线再次拉远,想象中远山弯曲的轮廓,以及霜露覆盖的平原,进一步渲染了寒冷与孤独的意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对自然深处的深深眷恋与向往。

整体而言,《寒江晚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深秋傍晚江边的独特景致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