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遗想定如何,文物风流也自多
出处:《东林图》
元末明初 · 李延兴
匡庐遗想定如何,文物风流也自多。
月满空山号虎豹,日穿林樾涨藤萝。
青莲结社朝乘犊,白水渔竿晚浴鹅。
多半蟠根是仙李,向阳枝叶更婆娑。
月满空山号虎豹,日穿林樾涨藤萝。
青莲结社朝乘犊,白水渔竿晚浴鹅。
多半蟠根是仙李,向阳枝叶更婆娑。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李延兴的《东林图》描绘了庐山的风貌和隐逸生活。首句“匡庐遗想定如何”,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深深怀念与想象,暗示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次句“文物风流也自多”则赞美了东林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接下来的两句“月满空山号虎豹,日穿林樾涨藤萝”,通过描绘夜晚月光洒满寂静山林,白天阳光穿过茂密树冠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壮丽与生机。诗人运用“虎豹”和“藤萝”这些意象,增添了神秘与生动的气息。
“青莲结社朝乘犊,白水渔竿晚浴鹅”描绘的是隐士们的生活场景,早晨骑着牛去参加莲花社的活动,傍晚则悠然垂钓,与鹅为伴,体现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闲适。
最后两句“多半蟠根是仙李,向阳枝叶更婆娑”,以“仙李”象征高洁的品格,而“向阳枝叶婆娑”则寓言了隐士们顺应自然、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东林图》是一首借景抒怀的山水诗,通过对东林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