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甘藜藿如僧戒,不戴芙蓉亦羽流全文

自甘藜藿如僧戒,不戴芙蓉亦羽流

出处:《赠叶汉客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岂择龙江与虎丘,飘然只是采真游。
自甘藜藿如僧戒,不戴芙蓉亦羽流
千里烟波随放荡,一房花石共绸缪。
他年约尔频相见,来往三茅峰上头。

鉴赏

这首诗以“赠叶汉客”为题,出自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之手。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叶汉客的友情,以及他们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

首句“岂择龙江与虎丘”,开篇即以龙江和虎丘两个地名起兴,意在说明友情不受地域限制,可以跨越山川,如同龙江与虎丘两地的友谊一般深厚。接着“飘然只是采真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友谊的超脱与自由,如同采真者般,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纯净。

“自甘藜藿如僧戒,不戴芙蓉亦羽流”两句,通过对比僧人的简朴生活与道家的清静无为,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里“藜藿”象征着朴素的生活,“芙蓉”则代表了华丽与世俗,而“羽流”则是指道家修行之人,整体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世界的意境。

“千里烟波随放荡,一房花石共绸缪”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叶汉客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如同烟波浩渺中的一叶扁舟,随风飘荡,又如同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筹划着未来的相聚。这里“千里烟波”象征着距离与困难,“一房花石”则代表了共同的回忆与计划,体现了友情的坚韧与美好。

最后,“他年约尔频相见,来往三茅峰上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相聚的期待,希望能在三茅峰上频繁相见,共享山水之乐。三茅峰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友谊的长久与深厚。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精神追求、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