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梅应老,窗前竹已疏
出处:《送友还家》
元 · 泰不华
君向天台去,烦君过我庐。
可于山下问,只在水边居。
门外梅应老,窗前竹已疏。
寄声诸弟侄,老健莫愁予。
可于山下问,只在水边居。
门外梅应老,窗前竹已疏。
寄声诸弟侄,老健莫愁予。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泰不华所作的《送友还家》。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描绘了对友人归家路途的关怀与期待,以及对友人生活境况的关切。
首句“君向天台去”,开门见山,点明友人即将前往的目的地——天台,预示着离别的氛围。接着“烦君过我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希望友人在经过自己住处时能稍作停留,传递出深厚的情谊。
“可于山下问,只在水边居”两句,通过询问和居住地点的描述,既体现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心,也暗示了友人归家后可能的生活环境,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注与期待。
“门外梅应老,窗前竹已疏”则运用了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暗含着对友人归家后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寄声诸弟侄,老健莫愁予”一句,诗人直接向友人的弟弟侄子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照顾好友人,表达出对友人家庭的关怀,体现了深厚的家族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归家后生活的关切与祝福,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