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凉自时态,何乃战胸中
出处:《病中即事十五首 其三》
宋 · 赵蕃
炎凉自时态,何乃战胸中。
谴句追韩子,辟碑摹鲁公。
闻尘非为蚁,是境不因工。
要使神明复,毋辞瞑眩攻。
谴句追韩子,辟碑摹鲁公。
闻尘非为蚁,是境不因工。
要使神明复,毋辞瞑眩攻。
注释
炎凉:世态的冷暖变化。战:内心冲突。
韩子:韩愈,唐代文学家。
辟碑:模仿碑文。
鲁公:颜真卿,唐代书法家。
尘:微小的事物,这里比喻小事。
工:人为的安排或雕琢。
神明复:神志清醒。
瞑眩:头晕目眩。
攻:对抗,努力。
翻译
世态炎凉本常态,为何内心起纷争。效仿韩愈遣词句,仿刻鲁公碑文功。
听到尘埃非小事,境遇并非人工构。
要让神智再清明,任何眩晕也无妨抗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病中即事十五首》系列中的第三首。赵蕃以个人的疾病体验为背景,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自我提升的决心。首句“炎凉自时态”揭示了诗人对世间冷暖变迁的深刻认识,认为这是自然之理。接下来,“何乃战胸中”表达了内心的不平和抗争,即使身病,仍不忘心中的战斗精神。
“谴句追韩子,辟碑摹鲁公”两句,诗人以韩愈和颜真卿两位历史上的文学大家和书法家为榜样,表明自己在病中仍坚持文学创作和书法追求,试图通过文字和艺术来表达自我,超越世俗。
“闻尘非为蚁,是境不因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境遇的看法,认为即使是微小的尘埃也不应被忽视,境遇的提升并非仅依赖外在技巧,而是源于内心的力量。
最后两句“要使神明复,毋辞瞑眩攻”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决心通过自我挑战和修炼,恢复精神的清明,即使过程艰难,也毫不犹豫地接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赵蕃在困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以及对艺术和自我提升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