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
出处:《姑苏台杂句》
唐 · 李绅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
西施醉舞花艳倾,妒月娇娥恣妖惑。
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
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寂莫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
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
江浦回看鸥鸟没,碧峰斜见鹭鸶飞。
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
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
吴乡越国旧淹留,草树烟霞昔遍游。
云木梦回多感欢,不惟惆怅至长洲。
西施醉舞花艳倾,妒月娇娥恣妖惑。
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
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寂莫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
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
江浦回看鸥鸟没,碧峰斜见鹭鸶飞。
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
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
吴乡越国旧淹留,草树烟霞昔遍游。
云木梦回多感欢,不惟惆怅至长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越王:指勾践。夫差:吴王。
黄金重雕刻:精致的黄金饰品。
西施:美女名。
妒月:形容美丽得连月亮都嫉妒。
姑苏:古称苏州。
黄金台:比喻豪华的宫殿。
伍胥:伍子胥。
范蠡: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
寂莫千年:千年后的寂静。
野寺:荒废的寺庙。
公程:公务行程。
长洲:地名,今江苏苏州长洲区。
翻译
越王勾践智胜夫差,献上精心雕琢的黄金。西施醉舞,如花般艳丽,连月亮都为之倾倒,她的娇媚令人沉迷。
姑苏城黎明时分,高楼金碧辉煌,仿佛都是黄金堆砌的舞台。
歌声清脆,笛声哀婉,欢乐未尽,越军战船已渡江而来。
伍子胥亲眼目睹吴国灭亡,范蠡则在西越称霸。
千年之后,寂静的遗址只剩古墟,两地景色虽萧瑟,但仍有明月照耀。
灵岩山的香径掩映着禅寺门扉,秋草凄凉,夕阳余晖洒落。
江边回望,鸥鸟归巢,碧峰上鹭鸶飞翔。
如今我满头白发,身居闲职却不轻松。
路过野寺,心中充满悔恨,公务紧迫,秋意使人心酸。
曾在这吴越之地久留,昔日烟霞美景历历在目。
梦中云木让我感慨万千,不只是对长洲的惆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越王以精美的黄金重雕刻献礼,西施在醉舞中展现出她的妖惑之美。姑苏百尺长的晓光铺开,楼台尽化为黄金色泽。歌声清脆,乐器奏鸣,欢乐的情绪尚未达至极致,越国的军队带着戈甲浮动在江上来临。
诗中还提及了历史人物伍胥和范蠡,他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吴国的灭亡与西越的霸道。寂静的古墟已经历经千年,两地皆为明月所照亮。灵岩寺的香径被掩上,禅房的门扉紧闭。秋草荒凉,落日余晖四处可见。
江边回望,只见水鸟潜入水中不见踪迹,碧绿的山峰斜斜地映现出鹭鸶飞翔的身影。诗人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却仍旧作着闲散的官职,心中并无闲适之情。
野寺经过,诗人内心充满悔尤,对公程迫近悲秋的馆宇感到压抑。吴乡越国的古老遗迹依然留存,草木与烟霞交织,是昔日游历过的地方。云端树梢间,梦回多感怀念之情,不仅是对长洲的惆怅。
诗中融合了历史、美人、自然和个人情感等元素,通过对比和uxtaposition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与现今凋零的反思,以及对个人生命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