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咫尺压吴郊,乘兴斯须棹小舠
出处:《次韵蒲左丞游虎丘十首 其十》
宋 · 朱长文
云霞咫尺压吴郊,乘兴斯须棹小舠。
欲往结庐嗟未得,羡他何氏有三高。
欲往结庐嗟未得,羡他何氏有三高。
注释
云霞:指天边的云彩和晚霞。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吴郊:吴地的郊区,古代泛指江南地区。
乘兴:趁着兴趣或心情好。
斯须:一会儿,片刻。
棹:划船。
小舠:小舟,舠是古代对小船的称呼。
结庐:建造房屋,隐居。
嗟:感叹词,表示遗憾或惋惜。
未得:未能实现。
羡他:羡慕他人。
何氏:这里可能指的是何姓人家。
三高:此处可能是指何氏家族中有三位品德高尚的人。
翻译
云霞近在咫尺,笼罩着吴地的郊野乘着兴致,我划着小舟短暂出行
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风光中的感受和心境。开篇“云霞咫尺压吴郊”一句,通过对云霞低垂、几乎触手可及的生动形象,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观,也彰显了诗人胸襟之广阔。紧接着,“乘兴斯须棹小舠”则表达了诗人随兴而至,驾一叶小舟,顺着心情的波动而行,这种做法也映射出诗人的洒脱与自在。
中间两句“欲往结庐嗟未得,羡他何氏有三高”,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某位隐者(何氏)的仰慕之情。这里的“三高”可能指的是隐者的高洁品行、深远的山居或是精神上的追求。而这种未能如愿达成的心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语言上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使得诗中的情感表达既真挚又深刻,充满了古典诗词特有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