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吹寒上画屏,隔窗影乱香云朵
出处:《晚翠轩枇杷》
明 · 王越
轩前翠树凌秋风,翠色飞入轩之中。
固非先零之蒲柳,亦岂早彫之梧桐。
奇材乃是卢家果,碧玉枝头琢成颗。
清气吹寒上画屏,隔窗影乱香云朵。
霜花染作黄金丸,饮馀酒渴诗喉乾。
醉拍栏干饱风味,笑杀世间梅子酸。
晚翠迟迟犹晚节,吾儒对此心如铁。
还当洗眼看苍松,岁暮空山卧冰雪。
固非先零之蒲柳,亦岂早彫之梧桐。
奇材乃是卢家果,碧玉枝头琢成颗。
清气吹寒上画屏,隔窗影乱香云朵。
霜花染作黄金丸,饮馀酒渴诗喉乾。
醉拍栏干饱风味,笑杀世间梅子酸。
晚翠迟迟犹晚节,吾儒对此心如铁。
还当洗眼看苍松,岁暮空山卧冰雪。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轩中观赏枇杷的生动画面。诗人以“轩前翠树”开篇,点明了地点与季节,翠绿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生姿,其翠色仿佛能穿透空间,直接映入轩中。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枇杷树的独特之处,既非易凋零的蒲柳,也非早衰的梧桐,暗示其生命力之强韧。
“奇材乃是卢家果”,诗人将枇杷比作卢家的珍果,进一步凸显其珍贵与独特。枇杷被比喻为“碧玉枝头琢成颗”,形象地描绘了其晶莹剔透的果实,如同碧玉般珍贵。随后,诗人通过“清气吹寒上画屏,隔窗影乱香云朵”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新与香气的弥漫,更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层次感。
“霜花染作黄金丸”一句,将枇杷成熟后的果实比作被霜花染过的黄金丸,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果实的诱人色泽。而“饮馀酒渴诗喉乾”则巧妙地将饮酒与创作诗歌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枇杷的喜爱之情以及由此激发的创作灵感。
“醉拍栏干饱风味,笑杀世间梅子酸”两句,通过诗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他对枇杷独特风味的深深喜爱,甚至将其与世间其他水果相比较,认为枇杷的味道足以让世间所有的梅子都显得酸涩无味。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更加突出了枇杷在诗人眼中的独特地位。
最后,“晚翠迟迟犹晚节,吾儒对此心如铁”两句,诗人借物喻人,表达了对枇杷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决心与毅力。“还当洗眼看苍松,岁暮空山卧冰雪”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希望像苍松一样,在严冬中依然挺立,展现出不屈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枇杷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深刻思考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