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佛庵馀长命米,抚孤人赠卖文钱
出处:《挽苏汝载》
明 · 邓云霄
凄凉玉树委重泉,难倩巫阳一问天。
佞佛庵馀长命米,抚孤人赠卖文钱。
珠悬南海诗名在,剑去延津侠骨捐。
惆怅鸰原风雨急,悲歌泪满上留田。
佞佛庵馀长命米,抚孤人赠卖文钱。
珠悬南海诗名在,剑去延津侠骨捐。
惆怅鸰原风雨急,悲歌泪满上留田。
鉴赏
这首挽诗《挽苏汝载》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以及对其逝世后境遇的同情。
首联“凄凉玉树委重泉,难倩巫阳一问天”,以“玉树”比喻逝者,用“委重泉”描绘其离世之景,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接着,“难倩巫阳一问天”借用巫阳传说,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再得到解答或安慰的无奈与遗憾。
颔联“佞佛庵馀长命米,抚孤人赠卖文钱”,通过对比,揭示了逝者生前的处境与命运。一方面,庵中供养的“长命米”象征着对长寿的祈愿;另一方面,“抚孤人”的生活则充满了艰辛,只能靠“卖文钱”维持生计,暗示了其生活的困顿与不易。
颈联“珠悬南海诗名在,剑去延津侠骨捐”,将逝者与南海的珍珠、延津的宝剑相联系,赞美其才华与侠义精神。珍珠象征着逝者的文学成就,宝剑则代表其英勇与正义。这两句不仅赞扬了逝者的个人品质,也寄托了对其英名永存的期望。
尾联“惆怅鸰原风雨急,悲歌泪满上留田”,以“鸰原”这一典故,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同时,“悲歌泪满上留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不舍,以及对逝者最后安息之地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