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杜摧芳不待秋,令人洒泪怨灵修
出处:《萧少府挽词》
金末元初 · 段成己
兰杜摧芳不待秋,令人洒泪怨灵修。
门前吊客多青眼,堂上孀亲半白头。
共说才华为众许,岂期仁义是身雠。
一杯冥寞重泉土,野老相传说故侯。
门前吊客多青眼,堂上孀亲半白头。
共说才华为众许,岂期仁义是身雠。
一杯冥寞重泉土,野老相传说故侯。
鉴赏
这首挽词《萧少府挽词》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段成己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与哀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联“兰杜摧芳不待秋,令人洒泪怨灵修。”以兰花和杜鹃花比喻逝者,虽未至秋而凋零,表达了对逝者早逝的惋惜与哀痛之情。同时,“灵修”一词借指逝者,暗含对其德行与智慧的高度评价。
颔联“门前吊客多青眼,堂上孀亲半白头。”描绘了逝者去世后,前来吊唁的宾客眼中充满哀伤,而其家中寡居的母亲或妻子已满头白发,形象地展示了丧事的凄凉与家庭的悲痛。
颈联“共说才华为众许,岂期仁义是身雠。”指出逝者生前才华横溢,深受众人赞誉,却未曾料到仁义之举竟成为其生命的代价,表达了对逝者不幸命运的感慨与无奈。
尾联“一杯冥寞重泉土,野老相传说故侯。”以一杯酒祭奠逝者于黄泉之下,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哀思。同时,通过野老的口述,将这段故事流传下去,使得逝者的形象得以在民间长久流传,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与历史感。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与道德价值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