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河沧海通,何年撑铁船
出处:《登峨眉》
清 · 毛澄
蓐食访九老,直入地底天。
秉烛暗有声,策策霜叶燃。
竹下见虎迹,苔上闻龙涎。
白云涨幽谷,小语万窍传。
老僧不识日,黑影坐一砖。
琼户莫敢撞,或恐惊诸仙。
阴河沧海通,何年撑铁船。
鸡鸣化为石,洞口迷寒烟。
秉烛暗有声,策策霜叶燃。
竹下见虎迹,苔上闻龙涎。
白云涨幽谷,小语万窍传。
老僧不识日,黑影坐一砖。
琼户莫敢撞,或恐惊诸仙。
阴河沧海通,何年撑铁船。
鸡鸣化为石,洞口迷寒烟。
鉴赏
这首清代毛澄的《登峨眉(其六)》描绘了一次清晨探访神秘山川的经历。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地底世界的奇幻景象:他早起寻访九位高龄隐士,深入山谷,环境昏暗唯有烛火微光,踩着霜叶发出沙沙声。在竹林下发现虎的踪迹,苔藓上似乎闻到龙的涎液,暗示着此处非凡的气息。
山谷中云雾缭绕,仿佛万籁俱寂中传来细语,老僧沉浸在修行的世界里,对日出毫不察觉,只坐在一块青砖上。诗人不敢贸然打扰这神圣之地,担心会惊动仙人。他想象着阴暗的河流与大海相连,不知何时才能乘着铁船穿越。最后,鸡鸣之声竟然化为石头,洞口被寒烟笼罩,增添了神秘而苍茫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峨眉山的深邃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