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无好事携樽酒,赖有邻家振烛光
出处:《答龚深之》
宋 · 秦观
深巷茅檐日渐长,卧看花鸟竞朝阳。
惜无好事携樽酒,赖有邻家振烛光。
尚友颇存书万卷,封侯正阙木千章。
错刀锦段相仍至,小子都忘进取狂。
惜无好事携樽酒,赖有邻家振烛光。
尚友颇存书万卷,封侯正阙木千章。
错刀锦段相仍至,小子都忘进取狂。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深巷里的茅屋一天天显得更长,我躺着欣赏花鸟争着迎接朝阳。可惜没有好事之人来共饮美酒,幸好邻家举烛照亮了这寂静的夜晚。
我尚且有许多书籍为伴,虽然未能封侯建业,但心中书籍的价值胜过千篇木简。
珍贵的锦缎不断送来,使我这个年轻人也忘记了追求上进的狂热。
注释
深巷:指僻静的小巷。茅檐:简陋的屋檐。
日渐长:随着时间推移而显得更长。
卧看:躺着观看。
好事:指愉快的事情,如饮酒聚会。
携樽酒:带着酒杯。
振烛光:点燃蜡烛照明。
尚友:崇尚交友。
书万卷:形容藏书丰富。
封侯:古代功成名就的一种象征。
木千章:泛指众多的竹简或书籍。
错刀锦段:珍贵的锦缎。
相仍至:连续不断地送来。
小子:谦称自己。
都忘进取:完全忘记了进取之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所作的《答龚深之》。诗人描绘了一幅深巷茅屋中悠闲的生活画面,日影渐长,花鸟在朝阳下生机勃勃。他感叹没有佳友共饮的兴致,但邻居的热情烛光却带来了一份温暖。诗人自谦虽藏书万卷,却并无封侯之志,反而沉醉于读书之中,忘记了世俗的进取之心。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