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客笑谈民鼓舞,不知何者号春台
出处:《野香亭》
宋 · 陶弼
野香亭下新开萼,半是夭桃半是梅。
旧说武陵源上去,今疑大庾岭边来。
人闲亭上醒还醉,夭暖墙头落又开。
宾客笑谈民鼓舞,不知何者号春台。
旧说武陵源上去,今疑大庾岭边来。
人闲亭上醒还醉,夭暖墙头落又开。
宾客笑谈民鼓舞,不知何者号春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野香亭:一个位于野外且有香气的亭子。新开萼:刚刚开放的花朵。
武陵源:古代传说中的桃花源。
大庾岭:古代中国南方的山脉,与桃花源的想象有关。
人闲亭上:人们在空闲时分的亭子里。
夭暖:早春的温暖天气。
春台:春天的舞台或象征着春天欢乐的场所。
翻译
野香亭下新开的花朵绽放,一半是桃花一半是梅花。古老的传说武陵源的花源自何处,如今我怀疑它们是从大庾岭那边飘来的。
人在闲暇的亭子上,酒醒又醉,温暖的春日里,墙头的花儿落下又开放。
宾客们欢笑交谈,民众载歌载舞,都不知道这是谁称作的春天舞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野香亭下新开的花朵,一半是桃花,一半是梅花,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色彩。诗人通过提及"武陵源"和"大庾岭",暗示了这些花儿的来源可能如仙境般遥远,又让人联想到温暖的岭南景象。在人闲亭上,人们或醒或醉,欣赏着墙头花开花落,气氛欢快。宾客们笑谈之中,百姓载歌载舞,仿佛忘记了这是何处,只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中,将此地称为"春台"。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景色的喜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