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四棱俱塌地,尽教后代乱针锥
出处:《镜智禅师赞》
宋 · 释慧开
弥天罪犯无门忏,红烂通身世莫医。
已是四棱俱塌地,尽教后代乱针锥。
已是四棱俱塌地,尽教后代乱针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开所作的《镜智禅师赞》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一种深沉而严峻的警示意味。"弥天罪犯无门忏",这里的"弥天"形容罪孽深重如天高,罪犯即使有悔过之心,也找不到赎罪的方法,表达了对罪恶无法弥补的绝望感。"红烂通身世莫医","红烂"可能象征着内心的痛苦和罪恶的烙印,"世莫医"则强调了这种心灵创伤无法治愈,暗示了罪行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后果。
"已是四棱俱塌地","四棱俱塌"形象地描绘了境况的极度悲惨,如同世界崩塌,生活失去了支撑。"尽教后代乱针锥","乱针锥"比喻后世子孙因先人的罪行而承受的痛苦和困扰,以及社会对他们的指责和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强烈的象征和比喻,揭示了罪恶的深远影响和无法逃避的后果,具有深刻的道德警示意义。